第三百六十六章 吕大防辞相_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
笔趣阁 > 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> 第三百六十六章 吕大防辞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六十六章 吕大防辞相

  “科举考试年龄限制在三十五岁!童生限制在二十岁!”

  此消息一出,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宋。

  “简直是断我等的前程!”

  无数书生闻讯一片哗然,纷纷愤然不平。

  无他,在原来的大宋科举考试中!很多考生可以一辈子都参加科举考试,哪怕没有考中,还有下一次考试,这就给了很多考生希望,甚至给了他们自我逃避的借口。

  而如今朝廷将童生的资格限制在二十岁,科举考试限制在三十五岁,一下子将大龄的举人书生的科举之路堵死,这岂能不让他们心中忿怒。

  “科举制度已经运行数百年,从未有过变故,这次为何会突然变革科举,莫非是新党又在胡乱变法?”众人不禁怀疑道。

  “不!当初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都没有敢动科举制度,章惇推行新法,又岂能胆敢变法科举?”一个举人冷哼道。

  “依我看,这定然是邪医范正又出邪方?”有人怀疑道。

  一众大龄举人怒不可遏,此方颇有邪医范正的风格,由不得他们不怀疑。

  很快,更多的消息传来,具体的原委也悄然传来。

  “此乃吕相公为了推广全民教育,想要让大龄举人去当三京当夫子罢了!”那些举人消息灵通,很快找到了罪魁祸首。

  众人一愣,谁也没有想到上书变法科举是最顽固,最反对变法的旧党领袖吕大防,而吕大防之所以这么做的唯一理由那就是推广全国教育,教化万民的功绩。

  “好他个吕大防,为了自己的功业,竟然要坏我等的前程,定要和他不死不休!”

  大量的举人留在开封城担任夫子,就是为了准备科举考试,如今有一半人都被断了前程,又岂能甘心,当下,纷纷鼓噪联合,准备去宰相府讨回一个公道。

  “范正用邪方害我!”

  吕大防闻讯,顿时大惊失色,他没有想到自己误信了范正的邪方,竟然被万夫所指,哪怕是他归位当朝宰相,也不敢得罪如此多的举人。

  “吕相公,赶紧将恩科的消息放出!让国子监张雍出面安抚这些举人。”杨畏连忙提醒道。

  “对!”

  吕大防连忙点头,范正虽然乱出邪方,同时也开出了补救之方,那就是恩科!

  “朝廷变法科举,并非断诸位的前程,科举由三年一次,改为一年一次!不用让诸位浪费一生的光阴在科举之上。”宰相府前,国子监博士张雍拦住了一众义愤填膺的举人。

  听到张雍的解释,原本群情激奋的举人慢慢安静下来,心中仔细盘算一下,原本科举考试三年一次,就算二十岁科举考试,考到六十岁也不过是十三次科举的机会,同时还让很多老举人都浪费了很多青春,如今改为一年一次,十五年就是十五次科举,次数反而多了一些,还不用浪费一生的时光。

  “如垂也划算!”

  不少年轻的举子大为心动道。

  科举考试让人虚耗青春的弊端并非没有发现,只是没有人愿意放弃当官入誓机会罢了,如今科举考试年龄限制到三十五岁,对举人来并非没有好处。

  “那我等已经过了三十五岁,又该如何是好!”不少头发花白的举人大为不满道。

  国子监博士张雍朗声道:“吕相公特意向官家申请恩科!五十以上的举人可以再考恩科一次,四十岁以上的举人,可以再考恩科两次!三十五岁以上的举人可以再考恩科三次!”

  一众大龄的举人这才平静下来,他们这些年龄较大的举人本就已经考不了多少次了,按照最接近的三十五岁的举人来,按照三年一次,再考三次,在以前也要耗九年左右,那也足足四十四岁了,并无太多遗憾。

  “那我们…………。”也有三十三、三十四岁的举人心中不满!这样算下来,他们反而有些吃亏了,也想要一些优待。

  张雍却坚定摇头道:“朝廷的恩科只有三年,三年之内,尔等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,三年以后,全部都需按照三十五岁为界限。”

  不少举子顿时大为遗憾。

  “如果尔等到时候依旧没有考中,可来国子监找老夫,可以在家乡或者就近之地执掌一座书院,日后成就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,以弥补自己的科举之遗憾。”张雍朗声道。

  “考上了能够入朝入仕,考不上还能执掌一座书院,这让一众举饶怨气渐渐平息,开始思索恩科之事。

  张雍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,

  张雍之所以配合吕大防安抚一众学子,那是因为全民教育的学院都在国子监的管辖之下,今年将五十岁以上的举人和秀才拉入书院之中,明年就会有四十岁以上的举人加入,三年后,每年都会有一批源源不断的举人和秀才前来书院担任夫子,全民教育再无任何障碍。

  一旦下诸城皆实现全城义务教育,国子监的的权利遍布大宋,那国子监的地位将会直线提升。

  “国子监日后未尝不能成为朝堂一部!”看着渐渐平息的一众举子,张雍心中忍不住激动道。

  在朝中,医家立志成为朝廷第七部的消息无人不知,而事实上,医家的确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,太医署一统下各大医院,其实力和影响力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,至少现在无人再将太医署当成可有可无的衙门。

  而原本在地位在太医署之上的国子监,地位却极为尴尬,看着医家一壮大,作为大宋最高学府的国子监却只能故步自封,甚至在研究甲骨文的时候,还低三下四有求于太医署。

  如今全城义务教育甚至是日后全国义务教育的计划,终于让国子监扬眉吐气,找到了大兴之路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“启禀吕相公,一众举人都已经退下,都开始准备恩科之事!”

  宰相府中,杨畏欣喜前来禀报道。

  吕大防这才重重松了一口气,此刻他亲身体会范正邪方的刺激性,效果的确是立竿见影,然而过程却同样惊险刺激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uge5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quge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